它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
六一儿童节的余热还未散尽,
各大幼儿园、小学都在举办着各类活动
大家各施才艺、互赠礼物,
所有的大朋友、小朋友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……
然而,它的发生将会摧毁这一切。
或许它正在接近,
或许它已经来到,
它就是手足口病!
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:2017威尼斯wns8855664月手足口病比3月上升66.05%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—9月份为主,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-7月份,以5岁以下儿童多发。
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
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是儿童夏季非常容易患的一种疾病,极易爆发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患儿常表现为手、足、口和肛周有皮疹,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等症状。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,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儿童死亡。
幼儿园是手足口病高发地
往往幼儿园里有一个孩子患了手足口病,班里的小朋友很多都会被传染上。这主要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通过被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污染过的手、毛巾、手帕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。而且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,传播方式很广,而小朋友又不是很注意这些,所以就比较容易被这种病毒感染,造成手足口病的发生。
手足口病的症状
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~5天,宝宝可能有低热(38℃左右)、困倦、头痛、咳嗽、流鼻涕、食欲不佳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。发病期1~2周时,症状最明显。
手足口病患儿发烧该如何处理?
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.5℃时,可给予退热药(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);低于38.5℃时,可给予物理降温。有些高热不退的患儿,除了药物退热以外,一定要加强物理降温(如温水泡浴),或遵医嘱。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1、接种疫苗。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地抵抗手足口病对儿童健康的侵害。道理和乙肝、流脑等疫苗的接种一样,都是让孩子身体产生抗体,获得病毒的免疫,病毒在侵入人体时就被杀死,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。
2、注意卫生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很有必要的。
①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,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;
②室内要勤通风,勤晒被子;
③不让孩子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食物。
3、远离人群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被传染。
手足口病患儿该如何注意饮食?
1、吃凉的。热的食物会加重口腔疱疹的疼痛。
2、吃稀的。可选择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。
3、免酸的。避免饮用太酸的果汁,以免增加唾液的释放,加重疼痛。
如有以下症状,及时就医。
1、脱水迹象,如:口干、哭泣时没有眼泪,无尿超过4小时;
2、脖子僵硬、严重头疼或行为混乱、神志不清;
3、发热超过3天;
这里还有一点要向家长强调,任何时候,如果你觉得宝宝和之前不一样了,也一定要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