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English

医院新闻

诊疗流程创新丨神经+康复保驾脑梗塞患者回归社会

发布时间:2016-03-23
字号:
+ - 14

经常有脑血管病患者,当突然出现偏瘫、言语障碍、肢体麻木等神经功能障碍时,第一时间会送到医院神经内科治疗。出院后未采取康复治疗或者经人提醒,再次入院或转院(如果该院没有康复科)进行康复治疗。这样会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,导致患者留下或多或少的残疾,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,给家庭和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。

针对这种情况,燕化医院进行诊疗流程创新,康复科医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,对脑梗塞病人在发病24小时以后且病情平稳后就开始早期康复训练,抢出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,为以后的康复专项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007.jpg

康复科张淑欣主任和神经内科鲍正社主任携手保驾脑梗塞患者

【病例分享】

张某,男性,57岁,病人急性脑梗塞,肢体偏瘫、卧床、不能活动,并且伴有言语不利、小便失禁。发病后及时在神经内科治疗,病情平稳后(发病两天),康复科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,并在评估后马上就进行了床旁康复训练。经过一周的床旁训练后,病人具备了到康复科进行更系统训练的各项条件,在与神经内科沟通后,及时将患者转入康复科进行专项治疗,配套科学、具体的评估以及更加系统的训练。在医护、技师和病人的共同努力下,病人的病情恢复很快,只过了短短一周的时间,患者就从只能卧床到能够在搀扶下行走了。病人抑郁的心情也变得开朗,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。三周后,病人就能够自己行走了。

008.jpg

009.jpg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专科知识介绍:

为什么要早期介入康复

1、减少并发症发生。

并发症包括:肩威尼斯wns885566节半脱位、肩手综合征、挛缩、下肢静脉血栓,肺感染、压疮,失用综合症、误用综合症,异位骨化等。

2、增加患者的康复意识及生活信心。

患者经过抢救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动了,会出现焦虑,烦躁不安,灰心丧气等不良情绪,对生活失去信心。早期介入康复,教会患者如何搭桥运动、翻身、起坐、转移等不但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,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核心控制能力。

3、对以后康复训练起基础性作用。

经过临床病案分析,早期介入康复和没有早期介入康复的患者作了对比,根据不同的情况(因人而异),结果早期介入康复的以后功能改善的相对比较好。

总之,积极开展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,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,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,都有重要意义,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。


阅读数: